石泉首例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县医院顺利开展
3月5日,石泉县医院DSA导管室迎来了她的首秀—一台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两台冠状动脉造影术,这三台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心脏介入诊疗技术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全新开启县医院的“介入时代”。
DSA:拯救生命的“火眼金睛”
石泉县医院作为该县医疗领域的“领头羊”,率先建立导管室并投入使用,为全县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该院导管室配备先进水平的介入诊疗设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简称DSA)。DSA是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其特点是图像清晰高,分辨率高,采集速度可达60幅/秒,C型臂可自由全角度旋转,对观察血管细微病变,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及介入治疗均提供真实的立体图像,为全身各种血管性疾病及肿瘤介入治疗提供了必备手术条件。目前该系统主要适用于血管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心脏冠状动脉疾病等检查和治疗。
DSA为患者带来福音
3月5日,该院导管室开展了首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以及两台冠状动脉造影手术。
据了解,患者75岁,女性,以“间断胸痛、胸闷1周”之主诉,经心电图检查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BNP:1649pg/ml,心梗三联阴性,以“冠心病”诊断收住入院。心内科杨小军主任详细了解病情、病史,考虑传导系统功能减退所致,具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手术指征。
经患者及家人同意,2020年3月5日下午为患者实施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经安康市中心医院陈进业主任的带教指导下、导管室杨小军团队人员的密切配合,手术顺利进行,为患者成功植入一台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中,患者状态良好,术后无明显不适症状,经检查起搏器运行良好,患者症状消除,病情得到恢复。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当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利用起搏器发出规律的脉冲,维持正常心脏跳动和射血功能,以达到挽救生命、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
同时,当天连台开展了两例冠状动脉造影术,通过造影手术,为患者快速、有效的诊断提供的强有力的支撑,对冠状动脉粥样硬性化心脏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
DSA让医生如虎添翼
所谓介入治疗,就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DSA的运用拓宽了介入治疗的诊疗项目,使许多原来必须外科手术治疗的疾病可通过微创的介入技术得以治疗,也可将内科使用药物借助导管等直接输送病变部位,增加局部疗效,降低全身消耗和毒副反应,同时还具有微创性、不开刀、痛苦小、定位准确、可重复性强、疗效高、康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特点,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折磨。
石泉县医院该设备的正式投入使用,为广大血管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心脏冠状动脉疾病等患者的及时有效的诊断,尤其是能为心肌梗塞的病人赢得抢救“黄金3小时”,患者不出县就能享受到省、市级一流的诊疗服务。
据了解,该县以前由于医疗设备有限,常常耽误了冠心病的及时确诊、治疗的最佳时机,现在DSA的“上岗”,不仅能帮助医生节省诊断时间,也为就诊患者挽救生命提供坚实的医疗保障,能够更准确的指导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进一步提高了介入治疗的效率,降低手术风险,提升了抢救成功率,为广大血管、肿瘤等疾病患者的诊断与微创治疗带来康复新希望。
该院的导管室从筹建到正式投入使用历时半年,投资近千万元,为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提供了先进、一流的设备和技术水平。导管室的顺利投入使用,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在院方及心内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该院将以导管室的正式投入使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优质医疗资源的合作,加快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打造一支思想觉悟高、专业技术强、医疗质量好的介入医疗队伍,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心血管疾病救治的技术力量,积极为县域医共体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